2011年7月31日 星期日

老公司的命運?

當初進這家公司時,希望具備日語能力;在臺灣總部工作一段時間以後,派往中國大陸;上手以後,帶Team。

不過,以我現在來看,實在難以想像往後的發展。

首先,日語運用的機會少之又少,到目前為止,只跟日本的同事開過一次會,而且還沒有我插話的餘地呢!更別說是用到日文了。

派往中國的事情,到現在也沒個譜,什麼意思呢?在我看來,如果要外派的話,至少三個月之前就應該要辦理一些手續,就算再厲害,一個月之前也應該要開始動手準備了。現在可以說是一點動靜也沒有,我也不知道如何打包行李。

IMG_4101至於帶Team,我想也不需要多想了。以現在組織的氛圍來看,要帶人是不可能的事了。組織裡有9個人,一個G10、一個G9、兩個G8(含我在內)、兩個G7、一個G6、一個G5跟一個文員。小老闆自己都有管理幅度不夠大的問題了,就更不用說其他方面了。

工作至今,其實越來越有種被騙進來的感覺。而且,在這邊工作,可能是因為地處偏遠,每天上午起床跑跑步,然後到公司坐一天,準時下班,走人。每周五開車回臺北,每周一再到公司,難道我就要這樣一直持續下去?

這似乎不該是一個年近不惑的人該有的生活,這個時候,應該是要建立戰功的時候,怎麼會是這樣的作業模式?

接下這個位置之前,就有人告訴我說,公司是一家老公司,運作上很多的問題都會浮現出來。現在看來,果不其然,很多的運作模式,還是以過去的邏輯在做事。過去做的不一定對,而現在做的也不一定錯,只是大家不願意去思考改變的好處而已。

求職,果真是有風險的。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我的天!貳周刊都十年了!

第一份工作時,因為跟同事們的感情越來越好,索性邀集大家前往花蓮一遊。在這段旅途當中,我們沒有把兩天一夜的行程給完成,因為第二天居然巧遇了颱風襲台。一群人就這樣沿著蘇花公路,飛奔回到了臺北的KTV唱歌。

我還記得,當時因為每個人都是出外遊玩的裝扮,進了KTV還裝做鄉下人第一次進城的樣子,大問:「皆洗蝦米所在?」

旅途中真的讓人開心!我們遊賞了好多地方,也在遊覽車上渡過了好笑的歡樂時光。也因為每位同事都是人手一臺相機,到了最後彙整,發現不把這些美麗的回憶片段集結起來實在可惜,所以有了貳周刊的出現。

貳週刊-1我還記得,文字撰寫是由我負責,美編排版由媼青負責。我們倆個光是為了這排版的事情,就來回溝通了好幾次。而且,因為這事情是秘密進行的,更是不敢大肆張揚,就怕貳周刊還沒推出,就要被各位編輯專才給捏死了。

推出的那一天,大家還是一如往常,在上午10:00多才陸續到達公司。中午的用餐時間,大家一樣安靜地在座位上,我把貳周刊悄悄地寄給了同事,直到…阿桑的笑聲劃破辦公室,我才鬆了好大一口氣。

因為,她就是兩大主角之一啊~我正擔心女孩子臉皮薄,禁不起這樣的鏡頭被擺在封面第一頁。事後我問她,會不會在意這樣的事情,阿桑果然是阿桑,爽快地回答:「不會啊,我覺得你寫得很好笑!」然後,繼續邊看邊笑,一直看到四頁的貳周刊結束。

後來編輯部的副總編有看到貳周刊,他說:「各位有這樣的編輯能力,我想,未來我們的新刊物就更不需要操心了!」

現在回頭看看,真的很有味道,十年了,我這珍藏的貳周刊,還要一直珍藏下去!

2011年7月29日 星期五

傳統鬼月的前一天

今天是農曆六月29日,這一天之所以重要,倒也不是因為接近傳統鬼月,而是這一天是奶奶的祭日。

應該是小二那一年,這一天已經是暑假假期,妹妹們剛買回幾個玩具,我們一起玩著。那個下午陽光很強,小孩子哪顧得上什麼紫外線,在陽光下就玩了起來。老木突然接起一通電話,急促的聲音之後就伴隨著哭聲,我的心裡大概知道,有些事要發生了。

前一天,我們就知道,在高雄養病的奶奶要回到臺北了。為什麼奶奶會到高雄養病呢?首先,爺爺的三太太住在高雄,當年是酒國名花的她,在高雄有一棟透天的房子,不斷聲稱她可以照顧身為大房的奶奶。其次,高雄天氣溫暖,病人的病情也不至於再加重。第三,由奶奶養大的伯父與叔叔(兩位都是三奶奶庶出),堅稱要報答養育之恩。

DSC03150後來,是大姑姑南下探視時,發現奶奶獨坐在陽臺,因為中風加上失禁,褲子已經全濕,卻沒有人願意幫她換上乾淨的新尿布,導致奶奶染上感冒。一氣之下,連同老北就要把奶奶接回臺北。

豈料,在途經員林時,因為奶奶身體不舒服,於是急忙趕往一個蒙古大夫的診住,要開始為奶奶救治。民間有個說法,子時與午時是人體血氣運轉的時間,最好不要進行手術或出現傷口。那位蒙古大夫把奶奶的雙腳一拉,奶奶就開始大口地喘氣,沒多久,雙腳一蹬,歸天了。

下午三點,回到臺北家中的奶奶,就先躺上了一個板子,然後就是一連串的法事。

其實,這些事情,都是事後靠著回憶以及旁人的述說,才讓我拼湊出當時的輪廓。因為打從老木接到電話的那一刻起,我就已經呆住了,一直到幾天以後,才稍稍回神。畢竟,對一個自小疼愛自己的長輩突然離去,總是不知道該怎麼應對才好。

直到今天,我還是不知道怎麼述說和奶奶的這段緣份,我幾乎還可以記得她手放在我額頭時的溫暖。

在我的信仰中,是相信輪迴的。也許,奶奶早已經轉世成人,重新在這花花世界裡生活;也有可能,她還在另外的世界裡,等著相見的那一天。

2011年7月28日 星期四

唉,製造業嘛!

到新職位已經一段時間了,心裡面是覺得有些奇怪的地方,但總是說不上來哪邊有問題,但心裡面是真的覺得怪。依據以往自己的直覺,這很有可能就是問題隱藏的所在,今天就來檢視一下,到底有哪些奇怪的點。

1. 職缺是要外派上海的職缺,到職以後,老闆也說到了上海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把總經理室的運作機制,在上海建立起來。但說也奇怪,都已經到任一段時間了,所有總經理室的運作機制還沒交給我。

解法:自己安慰自己,有很多事情,是要經歷過春夏秋冬才會知道的。

2. 沒有Master Plan。過去這一段時間,過得有些渾渾噩噩的。原本以為會有一些需要計畫、評估、建議的地方,沒想到,做的居然都是高中生就可以做的事情。而且,很多資深人員也做一樣的事。

解法:還沒找到自我安慰的說法。IMG_4337

3. 8xx分TOEIC剛好而已?還記得在跟大老闆面談的時候,他說:「以你TOEIC 8xx分的成績,在我們公司只能算剛好而已。」哦?那看來,大公司的英文程度果然不差啊!沒想到,這一段時間的體驗,發現同仁的英文程度真的…真的…有待加強。而且,側面了解,小弟的分數在部門裡不是屬一,就是屬二的…怎麼回事啊?這?

解法:有時候,為了找個人,撒點謊是必要的手段。

4. 何時要到上海呢?不知道。這一點確實很讓人不知所措,因為,要到上海派駐不是小事,一去就是每兩個月才可以回臺灣一次,這麼說來的話,在前往中國之前不是應該要把臺灣的事情處理妥善嗎?這麼一不說、二不說,小弟也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解法:無解。

5. 這公司的主管,開會時還需要一個人在旁邊按簡報頁的上下鍵,卻要求英文TOEIC要有一定的水準,還要會日文(像小弟就是)。這…實在不解啊~這不是高中或是專科生就可以做的事情嗎?

解法:這應該是長久以來的積習,往好的方面想,只做這些事就可以領薪水,不好嗎?

總地來說,我也不曉得接下來要怎麼做,每周到了周四,就是設想隔天要怎麼回到臺北,開車?高鐵?或是有其他的節目安排。這似乎不應該是一個職場菁英應該要過的生活…

2011年7月27日 星期三

來說一下西濱公路吧!

在我的部落格當中,交通的事情算是提得比較少的。今天在媒體上看見,北起八里,南到臺南九塊厝的西濱公路,在今天又通了一個路段,這對於我這個會使用西濱公路的用路人來說,確實是一個好消息。

先前西濱公路有六個路段還沒通車,從北往南數包括桃園觀音到鳳岡、苗栗的通宵到白沙屯、彰化員林大排到大城、雲林西濱大橋到台西、嘉義布袋到好美寮,以及臺南八棟寮到九塊厝。

今天宣布通車的路段,是嘉義布袋到好美寮這個路段。過去在開這個路段時,就是得從布袋下交流到,彎進市區以後,走一段省道,再從好美寮的交流道上西濱公路。

101這一段在六個未通車路段中還算好走,沿途可以停留的地方也多。包括像可以買臺鹽海鹽的商店,都可以在沿路找到。在這個路段,還有一家全家便利商店,是很多重型機車騎士駐足的地方。

因為小弟本人我喜歡重型機車,所以每一次要下交流道再上西濱公路,對這個路段總是不以為意。首先,不段向北或向南,到這個地方可以稍做休息、上個洗手間,也確實不錯。其次,在這邊有便利商店可以買一些東西,補充一下體力或是充飢。第三,停好車以後,可以看到配備優良的重型機車,那真的是視覺上的另外一種享受。

除了這個路段以外,其實在雲林這個路段,也時常可以看到重型機車的騎士身影;另外,在彰化大城,我也見過一、兩次。再往北的路段,就很少見到了。

當然,交通就是要便民嘛,通車以後,嘉義與臺南兩地的居民可以縮短20分鐘的車程,也的確是一件好事。(編按:有時候在沒有測速照相的地方,小弟本人在下我也時常不知不覺地超速呢…)

哪天應該要趁著還沒前往左岸,到西濱公路來給它走一遭。

2011年7月26日 星期二

政策拉抬的一場遊戲

景氣不佳時,越是具有【省錢】的題材,越會受到大眾的關注。我承認,當年太陽能冒出頭時,確實也為了這太陽能的生意做過一番功課。不過,時至今日,只要有朋友問起我太陽能的事,我都會勸他再觀望一下。

就概念上來說,太陽能的出發點很好,這是一種潔淨的能源,不會造成二次的污染。但是,就現在的技術來說,需要克服的地方還有很多。想當初,臺中友達公司的門口立了兩根太陽能柱,轉換率還不到15%,這種轉換率要達到大量使用的程度,真的還有一段距離。

根據歐洲Solarbuzz公司估計,今年歐洲太陽能市場恐怕會因為政策補貼問題,縮減14%。P1010057

這是一個值得警戒的消息。因為,歐洲在全球太陽能市場佔有八成,而其中的德國、義大利與捷克就佔了歐洲市場的89%。如果歐洲太陽能市場今年將下滑14%,那麼,全球太陽能市場恐怕也不樂觀。

德國是率先縮節補助的國家,一縮減以後,下游的銷貨不順暢,連帶影響到上游的備貨情形。整個太陽能供應鏈的狀況,似乎也因為政策補貼的問題而出現庫存。這麼一來一往,讓從事太陽能的業者備感艱辛。

幾個月前,準備挑戰職涯另外一個領域時,曾經考慮過太陽能市場,原因無他,就只是簡單地認為,未來在這塊潔淨能源上,應該會有所發展。

不過,就在更進一步地研究以後,發現太陽能的能源轉換實在是一個複雜的模型,再加上與之洽談的廠商自己也說不清,我開始對太陽能這塊領域有些懷疑。

後來,在沾得上太陽能產業的朋友跟我說,老闆要求她在撰寫文搞時,需要將技術寫得越難懂越好、越神奇越好。聽罷,我就已經對這個產業大打折扣,因為,這跟當年連動債的銷售如出一轍。

當前,為求存貨出清,許多廠商進行降價動作,不過,可以刺激多少銷售,現在還不知道成果,只是,短期內(至少在今年)我看太陽能產業的股票,還是小心為妙啊!

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日本數位電視元年,上路!

七月24日,全球數位電視發展的重要日程,因為日本在這一天中午12:00,將所有的類比訊號關閉,全面轉向數位訊號。除了受311地震影響的岩手、宮城、福島三縣,其他地區均以轉向數位訊號。

日本在傳統類比訊號年代的電視發展,站穩了全球重要地位,甚至扶植了日本國內企業的發展,包括Sony、Panasonic…等家電品牌,都在類比訊號年代靠著電視機的發展取得一席之地。

DSC02304但是,隨著日本的經濟發展,日本似乎也患了【大頭症】。例如在轉往手機發展的道路上,日本就堅持走自己的規格,這讓日本與全球的溝通晚了幾年。

手機是用來溝通的,規格當然要能夠與全球互通,否則,當全球都可以通話時,不論走進日本或走出日本都成了廢鐵時,那肯定就失去了先機。

如今,在數位電視開始之際,日本對於規格的制定也就格外小心,擔心又步上手機產業的後塵。當前只有巴西在內的十餘國採用日本的規格,日本希望一口氣進行數位電視訊號的轉換,加速全球各國使用其數位電視規格,更進一步的是,日本希望的並非出現【抗衡】的局面,而是全球一面倒地採用日本數位電視規格。

另外,美國所採用的方式是漸進式的,像日本這般一步到位、全面轉換訊號的方式較為少見。也因為這樣一次做到位,市面上跟數位電視相關的設備賣到缺貨,日本民眾得要一個月以後才可以購買得到。

臺灣則預計在明年七月1日進入數位電視時代,作法與日本如出一轍,七月1日時間一到,除非民眾收視數位電視或是使用機頂盒,否則將無法再收看節目。

2011年7月24日 星期日

中國高鐵在溫州滑出軌道

中國這幾年來的交通發展,全世界有目共睹。但是,昨天在浙江溫州開往福建的D3115X高鐵,卻發生了因為雷擊以後停駛,反遭後方來車追撞的意外,造成了16人死亡,89人受傷的悲劇。

這一次也讓世人看清中國在危機處理上的模式。基於長久以來【家醜不外揚】的傳統,中國已經習慣將事故加以掩蓋,並且嚴格控制媒體報導。這起事件發生以後,中國媒體很快地掩蓋了對外的消息,並且在第一時間動員機具設備開往事故現場,還不顧是否有人員在內,第一時間就開始清理。

搭乘該班高鐵的乘客家屬,見到清理人員還沒確認人員是否生還即動手開挖,感到不能諒解。

這幾年來隨著中國對外開放,許多觀念也進入到民間。雖然人民的素質還在進步中,但是有些人道的觀念,已經在民間發芽。今天看到網路上一些突破封鎖的消息指出,一些受難家屬的反應,已經不像是在嚴格箝制之下的反應,反而看見家屬也勇於表達自身的感受。只不過,這些感受被中國以官方的力量給壓了下來。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前往中國出差時,首次搭乘中國的國內班機。這班機上的服務水準大大落後東亞其他各國的機組服務,讓人不禁懷疑起機長的飛行技術。

同行的同業告訴我,中國的飛安事件少之又少,之所以可以保有這樣的紀錄,不是因為基於人道考量,把飛安事故降到最低,而是因為在窮困的年代裡,中國買不起昂貴的飛機,因此,把飛安事故降到最低,自然也就可以降低成本。萬一一架飛機掉了下來,很可能就要好幾年以後才能再買一架。

現在的中國可不一樣了,發達以後並不缺錢。不過,有些事,會因為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有些事,那就像狗改不了吃屎一樣,怎麼訓練跟改善也都做不好的!

2011年7月23日 星期六

不專業的美食排名

今天有一則CNN Go做的美食排行,拿下全球50大美食第一位的,是泰國街頭的【馬沙曼咖哩】。在東亞地區排名最高的是日本壽司,理由是日本人將生魚片與米飯巧妙地結合,成為一種令人難以忘懷的滋味。

至於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北京烤鴨】,則是緊跟在壽司之後,排名第五。在前十名的美食當中,洋芋片、甜甜圈、蕃茄醬等美國經典食物都在排名之列,可以說是一份十足美式的美食排名。

那麼,臺灣的美食有沒有上榜呢?答案是:沒有。唯一一個應該會讓臺灣人勾起情感的,應該會是【臭豆腐】。不過,這臭豆腐在排名中不歸屬於臺灣,而是【東南亞】。

DSC00491這一份由CNN Go所出的排行榜,主要是由CNN內部員工所做的調查,因此,基於個人的見識,排名也有所偏頗。

我可以接受壽司、泰國咖哩是美食,但臺灣的美食之多,比起東南亞各國有過之而無不及,沒有上榜實屬意外。再者,就算上榜的臭豆腐不是臺灣原生的美食,他也應該歸屬在中國浙江一帶,而非東南亞。這份美食排名,只能說是讓人啼笑皆非。

不過,說起北京烤鴨,這是明朝時期,明成祖從南京遷都北京,把南方吃鴨的習慣帶到北京,之後逐漸發展,才成了今日的美食代表。不過,吃過幾次全聚德的烤鴨,實在不覺得有何突出之處。相比臺灣的烤鴨三吃,味道可能比北京的還要棒。

中國的飲食調味較為單調,同時,使用的醬料也多半屬於單一口味的居多。臺灣的調味比較具有層次,甜不會甜到膩口,鹹不會鹹到死鹹,再加上烹調火候的掌握,吃過的人也都讚不絕口(包括以前的日本同事)。

至於這份美食名單嘛,我想,還是看看、笑笑就好。

2011年7月22日 星期五

基本工資明年起調漲5%

基層勞工明年可以加薪了!不過,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加薪】一事總算實現,但是憂的卻是加薪幅度只有5%。基本工資從今年的17,880元調漲到18,780元,絕對金額的幅度是900元。

相較於近年中國大陸的調薪幅度,臺灣政府所制定下來的幅度實在令人不敢恭維。中國為了成為全球第一大市場,明訂每年的加薪幅度在12~15%之間。就以最簡單的七二法則來計算,如果每年以12%的加薪幅度前進,只要花六年的時間,薪水就會翻一倍。

100_9922也就是說,當一位中國基礎員工在今年領一萬元新臺幣的薪水,六年以後,他的薪水就可以達到兩萬元。你覺得兩萬元很少嗎?也許是,但是只要臺灣在未來的六年薪資不再成長,六年後,大陸員工的基本薪資就超越臺灣,屆時,臺灣的產業結構會發生什麼變化?

或許會有人說:『屆時就讓外移的工廠再回到臺灣來。』說得簡單,當這幾年臺灣島內的學子們辛苦地學習,出了社會以後卻要償還就學貸款,消費的競爭力將在未來低於中國。

其次,外移的企業為了更低的勞力成本,會不會移回臺灣還不曉得。如果再加上企業嘗慣了的租稅優惠不再,臺灣不見得會是商人們移回來的首選。只怕這種情況不會越來越好,相反地,我個人更加憂心忡忡。

對於調薪,勞方與資方的態度本來就不一樣。資方認為,一下子要調整5%的人事成本,對於他的利潤來說,就會有立即的衝擊;但對於勞方來說,加薪絕對值只有900元,對勞工個人來說,『還不夠一天買一個便當』,這種間存在著不小的歧見。

2011年7月21日 星期四

美國覺醒了?歐巴馬準備增稅

打從2008年開始,全球救經濟的方式,大部分都採用減稅、舉債的方式。不可否認,這是一種短期的強心針。當全球的景氣變得像重症病患時,來一劑強心針可以讓這位病患從鬼門關前走回來。

不過,如果往常就不斷施打強心針,重症病患不是對這劑藥帖產生抗藥性,要不就是慢性自殺,等到重症再發,恐怕將會藥石罔效。

向來被我視為【貪婪之國】的美國,即將在八月2日面臨國債到期的底限,今天美國眾議院總算通過決議,要減債約173兆元新臺幣。

DSC_4064新的法案準備在三年內削減3.7兆美元(約173兆元新臺幣)的赤字,並且刪去5,000億美元的醫療補助,而針對過去的租稅優惠等,也準備要提高,以便創造出約一兆美元的稅收。

根據這個法案,美國將逐步回收過去的租稅優惠,為了降低反彈,美國也準備降低所得稅率,而且也保證醫療補助不會取消。

讓我比較驚訝的是,美國開了租稅優惠的先河,而且常利用稅率的變化,來刺激經濟。如今,隨著信用的擴張來到頂端,美國似乎也理解到,光靠租稅優惠這一個措施,並非長久之計。

當然,當前美國的企業競爭力在全球仍有一定的水準,但是,如果企業長久仰賴政府的租稅優惠,並不是好的現象。平心而論,臺灣的企業因為長期享受政府提供的租稅優惠,如果再不加思索出路,一但這優惠逐年取消,企業將因此限入經營的困境。

應該說,優惠措施對於有識者來說是好處,但是對於存心要吃這優惠豆腐的企業經營者來說,恰巧是飲鴆止渴。如果有更惡劣的經營者,還會威脅政府,如果讓企業倒閉,將會牽連眾人,引發金融海嘯。只是,政府在提供優惠措施給這些企業時,又有多少人可以看清經營者的品格?

雖然現在還不確定美國加稅能否成功,但如果有此意識,雖然獲得的稅收有限,至少已經邁開了第一步。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買廠附訂單,鴻海吃上癮了?

可敬的對手,鴻海,在全球的製造版圖再下一城,宣布買下思科(Cisco)在荷蘭的子公司以及墨西哥STB(機上盒)廠。對於鴻海這家可敬的對手,實在不得不佩服他的能力與膽識。

大如思科,旗下的產品不少,公司也是思科的供應商之一。不過,向來就不會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的國外公司,也不會把同一個產品線全部交給一家公司代工。思科也是一樣,今天把網通產品交給鴻海,另外的產品就會交給其它家。只是,當鴻海買下思科的廠以後,當然會對其他的代工業者產生排擠效應。

買廠附訂單的方式,算是被鴻海吃上癮了。

不過,今天鴻海副總裁程天縱(我記得他以前在德州儀器)也表示,這代表鴻海的製造能力以及後勤能力深獲客戶認同,才會將廠房售予鴻海。

這似乎有些【能者多勞】的意味。因為在許多組織、社團、公司裡,有能力的人多半會被交付比較多的事情。如果今天鴻海的製造能力無法展現,恐怕大廠也不會放心把經營已久的廠房交給鴻海。100_9906

不過,看著鴻海從2008年開始買Sony的廠房,一路走到今天,讓我最好奇的是,鴻海如何管理買進的廠房?這是一個大哉問的問題,因為其中包括許多後勤物流、製造管理,甚至是人員留用的問題。

公司老大們廠說,買下一座廠房,如果在景氣好的時候,訂單的水位高過庫存水位,自然看不見危機。可是,一旦景氣急轉直下,訂單的能見度不高時,就要考驗鴻海的庫存管理能力了!

如果,現在鴻海所買下的廠,只是還沒浮出水面的石頭,那麼,在此刻探討鴻海對於新購廠房的管理議題,不見得有多大效益。或許,我該等一等,當這景氣的循環走到低點時,再來盤點一下鴻海的表現。

當然,鴻海還是一家可敬的對手,即便今年各家廠商的狀況普遍不佳,鴻海還是有辦法向上成長,這是我不得不佩服的地方。(當然,我不否認他有【大者恆大】的光環在身上。)

思科把廠房賣給鴻海以後,同樣也面臨工作機會縮減的問題,這是併購案當中難以避免的狀況。計畫中刪減的人數達11,500人,思科本身約6,500名,包括了2,100名的高階主管,都已經同意優退方案。

2011年7月19日 星期二

諸事Cost Down的人生

不知到從何時開始,【Cost down】變成許多人掛在嘴邊的名詞,而且適用的範圍還不只在公司行政方面,包括供應鏈、產業也都適用,最近因為景氣欠佳,很多家庭也開始做起了cost down的動作。就這個觀點上,可以看出很多人的價值觀有所不同。

今天媒體批露,中華電信因為行動上網的品質不佳,在多日研議以後,總算在今天宣布將提供3G吃到飽上網八折優惠。不過,前提是每個月的網路使用量必須低於1GB。

是的。因為購買iPhone手機,我曾經使用中華電信的行動上網方案。每個月要繳1,300多元的費用。幾個月前,我開始覺得上網速度明顯變慢,順暢度大不如前,雖然有心比較其他家的方案,但卻因為還有約在身,無法動,也動不了。

DSC00075周遭的友人、同事,有人使用中華電信、臺灣大哥大,而後起之秀的威寶,也有人使用。在這種時刻,就會有人跳出來,半炫耀地告訴大家,他有多英明神武,懂得在第一時間就選用最便宜的方案。不過,回想這位朋友的話,我也聽過他抱怨手上的這家電信業者收訊不佳的事。

也有朋友逼著自己每天對自己的飲食費用做cost down,卻在股市裡面賠了一屁股;也有朋友購買價位較低的茶葉,其中就掺雜了某些比例的劣質茶葉,他寧可求一時的便宜,倒是不管身體未來會有何影響。

如果換個角度,看一下供應鏈裡面的上一個環節,也就是供應商。供應商為了讓利潤變大,壓縮成本是必然的道路。拿茶葉來說,把較為低價的劣質茶葉混入較高等級的茶葉,非但消費者喝不出來,還讓自己的利潤變大,同時,也達到消費者心目中的價格帶,何樂而不為?

長此以往,供應鏈之間的品質與價格問題勢必出現不平衡的結果,哪一天會崩壞,或是哪一天消費者會受到反撲,影響之大,讓我想起的起雲劑的事件。

Cost down或許是美意,但是被執行到一種極致的程度時,或許,就不那麼美了。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凡事皆貸

時序進入下半年,歐債危機的狀況似乎沒有改善跡象,即便公司自己,也為了今年的業績煩惱不已。

今天見到一則關於學貸的新聞,主要是有學生開始反應一些狀況,希望政府再伸援手。其中也有案子是因為父母的經濟狀況不佳,影響了孩子們的貸款狀況。雖然心裡面看得心疼,但還是要檢視一下當前的學貸政策。

還記得高中時,老師說過的一句話就是:『學生的責任是什麼?就是好好唸書。』雖然政府有了就學貸款的美意,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但是,如果因為學生個人的因素而使得美意蒙塵,那就說不過去了。

部分學生為了讓家裡面的經濟負擔再輕一些,除了日常的功課,還得到其他地方打工賺些零花,有的學生一個星期甚至要打工超過10個小時。還記得唸大學的那段日子,雖然也投入打工的行列,但該做的報告、該考的試還是盡可能兼顧,而接受打工的場合也多半可以同意,在考試期間減少打工的時數。IMG_7612

前些日子,我還記得一位政務官員說過,學生最應該做的事,就是把書唸好。這不僅關係到學生的未來,更長遠來看,也關係到國家的競爭力。如果學生把一些課後的時間拿來打工,卻不是專心在課業上,學生進入大學以後,是不是就真的【由你玩四年】?

在翻找資料的過程當中,甚至看到先前的新聞報導,有學生拿著名牌包到學校裡面去辦理就學貸款。我實在不懂,如果有錢拿名牌包,何必佔一個名額?又或者,這位學生已經有能力購買名牌包,為什麼拿不出錢供養自己的學費?

從這個新聞,讓我想起在幾個月前,忽然撇過的一篇新聞。這是在談當前美國的下一個未爆彈不是房屋貸款,也不是歐債崩盤,而是美國就學貸款的問題。

2010年美國就學貸款的金額首度超過信用卡額度,金額直逼一兆美元大關。這個意思就是說,全美就業人口使用的信用額度,居然低於學生申請就學貸款的額度。美國學生為了就學,不惜從學生時代就開始花錢消費。

美國的報導也指出,過度的學貸會影響年輕人就業以後的完全經濟能力,這對於美國經濟的戕害,可能在未來幾年更甚金融海嘯的影響。因為,學生的償債能力不足,再加上學生在景氣不佳的年代,不容易在第一時間找到工作,失業的情況加深以後,將會使美國的經濟更加雪上加霜。

凡事皆貸的年代,如果學生們可以反思,並且從中獲得新的感知,未嘗不是一門真實體驗的課程。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旅行這件事兒啊~

今年因為工作變動的關係,可以放假的天數也不多,再加上原本談好前往左岸工作,雖然現在還不知道什麼時候可以起行,但如果再不做決定,或許熬不過這時間的煎熬,先尋找其他工作去也可能。

這種沒有假期的日子,對於愛玩的人來說應該是最煎熬的了。

年紀越大,還真的發現【環遊世界】是可以當做一種願望來許。雖然從小在臺灣這片土地長成,到現在虛擲了幾年,也還沒有把臺灣走遍。對於像我這樣喜歡新奇事物的人來說,可以到處看看、嘗鮮、玩賞,那是再好不過的事了!

DSC02053從過去的出差,到後來跟團旅行、組團遊玩,再到後來自己規劃自由行,旅行這件事的新鮮感,不僅僅只有好山好水而已,即使是到一個繁華的地方,也會因為跟上班環境不一樣的時空交錯感而有新鮮的感觸。

再者,美食、人種、習俗,也都和平常所接觸到的不一樣,這一種時空的錯置感,確實讓我一碰就愛上。

時間呢?過去的幾個工作,不見得可以隨心所欲地安排自己的假期旅遊。即使有心想要安排,一想到老闆不肯准假的嘴臉,就覺得不提也罷。長此下來,就算真有意願想要安排一次夢想的旅遊,也會被種種俗事給磨光。

我發現,旅行這回事啊!還真得像【立志做大事】一樣,一開始就把時間、地點、計畫都做好,然後按照步驟進行,時間一到,自然事情會為此排開。要不然,以過去在日商的情境來看,等到真有空閒的時候,不是老闆不肯准假,要不就是旅行費用高得驚人;再要不然,就是想要去的地方已經不是適合旅行的天氣。

現在的工作確實是不那麼忙,不過,不確定的因子依然存在,例如說,何時會到左岸開始新生活?現在連個確定的答案都沒有。其次,即使到了左岸,還是有很多地方需要重新地適應、重新開始。光是考慮這些時間,想必旅行的時間就要受到擠壓。

掐指一算,我看今年的旅行計畫也省了。現在雖然剛踏進第三季,不過,很有可能在第四季就要前往左岸就職,照這麼看來,要想提前有個旅行計畫,眼下看來,就困難囉~

2011年7月16日 星期六

高興,一下子就好

也不過是兩年前的事,在《國際併購》課堂上,教授還說:『一聽到【宏碁】這個華人品牌是全球第二大電腦廠,就很爽!』

我猜想,教授當時應該是認為,宏碁的聲勢就這麼一發不可收拾地飛上去。不過,世事總是難料,隨後宏碁發生了一連串的事件,導致這家腳步穩健的公司,走得有些踉蹌。

一年前的今天,媒體報導宏碁痛失了全球電腦第二名的寶座,再一次驗證了【高興,一下子就好】。因為,當明天的太陽升起,一切都還是得重新再來過,堆高的市佔率不會因為今天站上第二名,明天就一直保持在第二名。DSC00022

今年以來,宏碁甚至丟掉了全球電腦第三名的寶座,由當年被認為是走著宏碁老路的中國聯想取而代之。今天公司內部甚至有人預測,依照聯想的腳步再這麼走下去,第一名的位置很快就會是聯想的。

今天的新聞指出,宏碁在歐美的市佔率略有衰退,但在中國卻因為買了北大方正以後,開始在中國發酵。即便如此,中國的營收也就只有10%左右,預估今年可以提高到13~15%。

對此,我的認知是,除非中國的成長力道以倍數計算,否則,只有佔宏碁一成營收的中國市場能在今年發揮多大的想像空間?

簡單的做一下分析吧!

外部的競爭,夾雜著總體經濟問題、平板電腦的夾擊,以及個人支出縮減等不利因素,而宏碁內部還沒處理完前任總經理蘭奇留在歐洲的帳,光是要打消這些帳,可能就得再花些時間。前面的惠普還沒追趕上,立馬又被聯想超越,而且後面還有一個同為華人品牌的追兵—華碩。

宏碁如果要存活,並且再造輝煌,是時候該好好想想了。

2011年7月15日 星期五

臺灣即將晉級全球前十大IPO市場?

最近在擬定即將前往左岸的工作計畫,其中一個工作,就是完成公司在左岸的上市計畫。洽巧今天看到一則新聞,關於臺灣IPO(首次公開發行)市場蓬勃發展的消息。

臺灣今年上半年在證券交易所的上市申請案已達13件,較2010年同期成長了三成。根據預測,今年下半年申請上市的公司將會更多,臺灣有機會進入全球前十大市場。

今年第二季,全球總共有378件IPO申請案,總共募得646億美元。其中,中國申請的件數最多,達108件,幕得資金204億,是全球最大的市場。以比例來看,中國的IPO案件數佔去全球的28.6%,而募得的金額則是31.6%。

DSC00395除了中國,香港今年上半年共有35件IPO申請案,募得金額236億美元,而上半年募資最高的20家公司當中,就有7家在香港掛牌,足見香港證券市場的影響力,還有這些公司想要進一步吸收中國資金的意圖。

根據預估,今年下半年還會有更多公司準備在香港掛牌上市,即便全球的景氣不佳,很多公司還是躍躍欲試,希望透過香港這塊金融市場間接進入中國。

另外,中國的深圳證券交易所的IPO申請案則居於全球之冠,這一現象更突顯了中國本土企業發展的速度。

在申請IPO的過程中,很多投資人詢問公司為什麼不在深交所的中小板或是創業板上市?公司制式的說帖都是,這兩個主板都是提供新創公司或是中小企業一個融資的管道,相比於公司的規模,更適合在上海A股上市。

值此時刻,見到臺灣股市的IPO申請案有了不錯的成績,確實也希望臺灣資金市場的發展,如果可以再吸收更多外資前來臺灣上市,相信對於臺灣的金融市場會有更進一步的幫助。

如今公司的上市案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如果因為我的貢獻,可以再有一個事業部可以上市,而且有足夠的主導權,我或許會選擇臺灣做為資金的募集地。

2011年7月14日 星期四

仁寶買下東芝墨西哥廠

日圓近年來升值得快,日本本土廠商莫不為了日圓升值不利出口而煩惱。隨著Sony出售旗下液晶電視廠給鴻海,日商東芝今天也快速決定,要把旗下位於墨西哥Juarez的液晶電視工廠賣給仁寶。當然,買廠附訂單,仁寶可藉此鞏固未來東芝的液晶電視訂單。

最早東芝的液晶電視曾釋放代工訂單給緯創以及大同,其中還不乏ODM機種。

這讓我回想起今年初,有一次與和碩聯合的朋友聊天,他認為和碩聯合在東芝的訂單方面很有把握,同時,面對國內主要的代工業者,本身雖不及鴻海般強大,但對於緯創來說,可以說是旗鼓相當。

不過,事情的變化總是來得快。

DSC01977今年開始,日圓快速地升值,日本產品的出口受到部分的壓抑。急於尋找出口的日本廠商,開始加速委外的舉動。根據了解,這筆由仁寶接下的買廠動作,就是在短時間內成形的。

仁寶內部的年度出貨計畫是780萬部液晶電視,累積到上半年為止,大概只出了280萬部,距離年度目標還有一段距離。

雖然仁寶對於外界的液晶電視看法保持樂觀,但還是有分析師認為,未來液晶電視的成長動能有待商榷,仁寶雖然花了近2億美元買下工廠,是不是可以從中得利,端看仁寶如何運作,以及市場需求的強弱而定。

除了保有訂單,仁寶也是為了進口美國的關稅而買下墨西哥廠,只是,買一座廠不是只有訂單與關稅而已,萬一未來的成長動能有限,而產能又無法填滿,一座廠的overhead可是相當嚇人的。

至於外部的液晶電視需求如何?就讓我們持續觀察下去~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悲觀的環境、脆弱的信心

昨天爆出的義大利債信危機,今天果然延燒到亞洲,臺股、港股、日股與韓股都趴下了。這種股市皆墨的狀況,讓原本就已經脆弱的信心顯得更加不穩定,今天已經有網友在問:『2008年金融危機會不會重臨?』

這個時間點的態勢,還看不清會有多大的危機重現,但可以知道的是,如果2008年金融海嘯的震央在金融中心美國,這一次的債信危機則發生在重要的市場,歐洲。向來為這兩個地方提供廉價人力與物力的亞洲,一旦遇上主要國家的危機,很難以置身事外。

IMG_1221歐元區忙著滅火,亞洲的日本同樣也不好過。今年初先來了一場311海嘯,衝垮了日本東北經濟圈,一直到前陣子,日本福島所產的牛,還是被驗出有幅射物質。

今年日本銀行更下修經濟成長率,由原本的0.6%下修到0.4%。新的2012財務年度(截至2013年三月31日)則是上調經濟成長率到2.9%,消費者物價指數則維持在0.7%不變。

日本在全球經濟的角色吃重,但也因為日本遺世而獨立,所以在很多角力上,日本也都堅持走自己的路,從通訊規格到經濟表現,都可以見到日本的這種風格。

不過,日本近年來的腳步顯得有些遲緩,一方面可能是經濟的表現不如預期,二來是日本官員的能力似乎也有待覺醒,還沒找到帶日本走出經濟泥沼的方法。

如今,金融海嘯的餘波未平,新的債信風暴又起。原本就已經脆弱的信心,再加上悲觀的環境,我很關心未來的下一代,要存在於什麼樣的環境當中?

2011年7月12日 星期二

歐元區債信危機與火燒連環船

三國時代的故事之所以被後代雋永不已,其中很多橋段、情節、計謀的使用,以及精采的情節,絕對是原因之一。在三國當中的赤壁之戰,向來是我最推崇的一場戰爭,戰爭之前的敵對、佈局,都是絕唱。

但自從歐債危機開始,許多經濟體面對國家債務狀況顯得束手無策,更讓我想不透這些國家是如何掘起與發展。

今天,歐元區的債信危機燒向了第三大經濟體,義大利。歐元區官員緊急召開會議,準備再拉高紓困金額達1.5兆歐元,相當於60兆新臺幣挽救歐元區的第三大經濟體。

最近歐元區的舉動,讓我感受到歐元區這個理想世界,出現了像電影情節中,蜘蛛人一邊要救女友、一邊要救民眾的窘境。處處捉襟見肘,救了這國,立刻又有鋒火燒起。

這好比赤壁之戰的火燒連環船,整個歐元區的債信危機似乎在一個一個地爆開來。而且,到現在還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下一個國家。IMG_1284

義大利一國的債信一有風吹草動,鄰近的法國股市立刻就跌了3%,德國股市也跌了近3%,義大利自己的股市則跌掉了4%,而遠在大西洋另一側的美國Nasdaq,則洩掉了180點。

每每提及義大利,總是會想到這個國家人民浪漫,生活安逸、治安欠佳…等,即便如此,義大利仍名列在七大工業國中,而且是歐元區的第三大經濟體。不過,經濟體強大並不表示什麼都強,就好比一家公司的營收好,利潤不一定好。義大利的經濟體強,並不代表負債比就一定在健康的水位。

相反的,義大利的負債比之高,僅次於希臘,與鄰近的葡萄牙、愛爾蘭同樣屬於觀察名單。令人擔心的是,只要像義大利這般的經濟體受挫,不僅僅是歐元區,包括其他一級的經濟體在內,也會擔心受到連帶影響。

寫到這,我總是想起以前教授講的話:『過去紓困的規模,可能因為國與國之間的連結性不高,幾千萬美元應該就可以弭平;今天,如果沒有幾憶、幾兆美元來運作,恐怕是杯水車薪,於事無補啊!』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Bye-bye,News of the World

一家百年企業就此歇業,今天各大媒體幾乎都會提及的事,就是創立於1843年的世界新聞報(News of the World),昨天響起了熄燈號。這一家存在168年的新聞媒體,原本是定位在大型報紙,但是在創立了100年以後,被梅鐸集團買下,轉型成為小型報紙,並且成為《太陽報》的附屬報。

在次之前,所有接觸的訊息,都是在傳達這家媒體集團如何因為竊聽事件而導致今日的結果,因為這家媒體在轉型以後,就是以安插臥底或是記者暗訪方式取得圖像,甚至會在警方辦案的時候進行電話侵入。

今天,在許多轉述《世界新聞報》的告別新聞上,總編輯的一席話挺有趣的。

總編輯認為,《世界新聞報》走偏了,迷失了方向,因為這樣的迷失,導致整個媒體向竊聽方向前進,導致今天的結局,沒有任何藉口可以開脫。

雖然只是短短的幾句話,但是又道盡了歷史會重演的無奈感。

非要等到見到了棺材,才想起當初的錯誤。

我不確定這位總編輯是不是已經事先見到了今天的處境?或許有,或許沒有。當他見到錯誤的方向,大如《世界新聞報》這樣的大船,可能也不是他一人就可以回天。而如果他當時並沒有見到錯誤的方向,到今天這個不得不為的局面,才想起不該走上這條路,那又是如何的唏噓啊~

昨天《世界新聞報》的記者被問及感受時,有位記者說她想要昂首離開,因為待到最後一天才離開的員工,並非當時犯下竊聽案的人。或許她想說的是,為什麼前人犯下的錯誤,要這些人來擔當?

可以理解,在一個組織結束的時候,多少有人會出現這樣的怨懟。這讓我想起當年《明日報》的終結,許多員工一樣在這種結束的時刻淚眼相對。

雖然我無法與這位記者取的聯繫,但是,把時間拉長來看,或許這樣的時刻不會是最差的狀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呢!

2011年7月10日 星期日

人怕出名,豬怕肥

聽起來有些扯,知名導演吳念真似乎被知名智慧型手機廠hTC消費。事件的經過大概是手機廠委託公關公司送了一部平板電腦給吳導使用,但吳導還沒使用,自己的使用心得就被《壹周刊》當成了全頁廣告稿登出。沒有使用心得卻使用廣編稿登出的人,心情當然很不好。

其實這種廣編稿的運作方式,在媒體界的使用很頻繁。一些廣告AE為了達到業績目標,這種方式的使用已經行之有年。再者,有些產品已經跳脫出了【規格】的階段,必須要有使用的經驗,才能吸引消費者的注力。

為了達到這種【體驗行銷】的目的,廣編稿的使用更是大範圍地增加。DSC00202

這一次吳導的不佳經驗,首先是公關公司運作上的不妥。如果公關公司真要安排試用,那應該要在第一時間就把產品送達。

根據事件釋放出來的訊息,吳導很顯然沒有拿到試用產品,之後雖然緊急補上產品,但是隨即就催促著要使用心得。在不得已的狀況下,吳導才同意。吳導是認為自己的善意被擅用,被玩弄的感覺的確不好。

之後的事件發酵,很多曾經使用,但最後卻變得像是代言人的經驗不少,遇到類似情節的知名人士也很多。從這些經驗分享來看,好壞的經驗參半,但看起來,『從中作梗』的公關公司或是公司內部公關部門似乎都是引起不滿的所在。

國內許多研究生也有許多報告指出,代言人與廣告之間的效益。今天類似吳導的事件,如果因為這樣的廣編產生消費者的購買行為,事實上真正得利的是hTC以及公關公司,吳導只是被借用了名聲。但是,重點是,吳導並沒有使用hTC的平板電腦。

倘若有一天,吳導在導演的場合中被發現使用別家業者的平板電腦,對於因為這篇廣編稿而購買的消費者來說,心裡的感受會是什麼?屆時會不會又有媒體大作文章,指出吳導為hTC代言(實際上不是代言),卻又使用他家的產品?

只是,換個角度想,如果今天不是名氣大如吳導,一般的市井小民大概只有乖乖捧著錢去排隊購買產品了。

2011年7月9日 星期六

初訪義大世界

義大世界開幕已經一段時間,前一陣子聽到的消息,要嘛停電、要嘛跳電,再不然就是傳出公安意外,目面新聞之多讓人咋舌。

趁著這次回家,邀集了小妹一家人,帶著老北、老木,決定要來個半日遊。事先上網搜集資料後發現,這偌大的園區似乎還有些好玩的地方,也就因為這樣,更增加了我的好奇心。

抵達義大世界以前有段小插曲,就是老爸開車朝著燕巢的方向開去,一段時間以後才發現他認知的《義大世界》與實際的義大世界所在地不一樣,最後只好打開導航系統,帶著我們一家三口從10號國道上去,再到義大世界。

IMG_3784義大世界因為分了許多區,佔地廣大的前提下,我們決定不走馬看花。所以,鎖定在義大的購物中心當做起點,以後有時間再逐步完善。當然,這也是因為考量到有長輩與小孩的關係,在烈日下玩遊戲器材,總是不如在冷氣房中吹涼涼的好。

義大世界不愧是佔地寬廣的丘陵地,進到建築物內,幾乎忘了時間是幾點,雖然購物中心尚未完全開發,但是以現有的規模來看,也夠嚇人的了。不過,內部的商品素質高低不一,有高到世界精品品牌的Outlet,也有一般亞洲品牌的平價商品,不曉得是不是店家刻意營造這種突如其來的驚奇感?

小外甥女就更不用說了,佔地廣、氣溫涼、商品吸引人,平常被她老木限制東、限制西的拘束感一掃而空,在廣大的購物中心就奔跑起來,活脫像是脫韁的野馬。在炎熱的高雄可以有一處的清涼,也算是假日的好去處。

就我來說,可以在南臺灣有一處這樣的場所,也算是高雄人的好處,如果可以繼續完善,相信以林義守的經營實力,應該可以讓這塊土地變得更吸引人才是。加油!讓高雄變得更美好!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成也八掛,敗也八卦

這幾天在媒體版面上最有名的,莫過於媒體大亨梅鐸旗下《世界新聞報》竊聽兇殺案死者與英軍罹難者家屬電話,而導致成為全民公敵的新聞。這家報社擁有168年的歷史,具有龐大的讀者群,不過,為了趕快止血,梅鐸緊急宣布讓《世界新聞報》停刊,但是英國首相已經宣布對竊聽案展開調查。

媒鐸表示,無法為《世界新聞報》所造成的傷害進行彌補,因此將捐出周日的收益做公益。媒體可以對一般民眾進行竊聽,讓《世界新聞報》成為英國的全民公敵。這一份專門以揭露醜聞以及八卦為主的媒體,如今也因為過於血腥而深陷在八卦的風暴中。

IMG_3601受英國統治以及文化影響甚鉅的香港,就是因為承襲了英國八掛小報的文化,才造就了今日的壹傳媒、東方日報、忽然一周…等媒體。

越是崇尚羶、色、腥的媒體,在下了重藥以後,已經回不去了,才逼得旗下記者要進行竊聽手機,以獲得第一手的消息。《世界新聞報》的新聞曝光以後,也讓各地的民眾擔心,自己是不是也曾經曝露在八卦媒體的竊聽網之下。

根據英國媒體報導,停刊以後的《世界新聞報》200名員工可以到梅鐸旗下的媒體公司上班,同時,旗下同屬八卦報紙的《太陽報》在周日增刊,以填補《世界新聞報》的需求遺缺。

《世界新聞報》在英國屬於第二大報,每周的銷售量為270萬份,姐妹報包括英國著名的《泰晤士報》,而競爭對手則有《衛報》。

至於梅鐸旗下的報紙,還包括美國的《華爾街日報》與福斯新聞臺、亞洲的衛視,以及英國的《泰晤士報》,在全球主要的市場佔有重要地位,也是具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如今爆出竊聽醜聞,也在在考驗著這位媒體鉅擘要如何處理危機。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宏達電內舉不避親,外資不買帳

中國人說只要真有能力,那就『內舉不避親、外舉不避仇』,不過,外資可不是中國人,對於這套說法,還是會站在平衡與利益的角度來看。今天宏達電的股價就應聲出現跌停,主因就是宏達電買下關係人威盛旗下的S3 Graphics,說好聽是為了阻擋蘋果電腦的專利權,但實質上就是為了美化威盛的帳面。

這一次的收購案花了宏達電3億美元,將近宏達電第二季獲利的一半。究竟S3 Graphics這家公司值不值得3億美元,固然是一個疑點,但是,買下母公司所持有的子公司,順便美化母公司的帳面數字,才是真正的原因。

對此,威盛確實可以受惠,處份所得的利益可以貢獻3,700萬美元的獲利,約等同於每股1.08元的獲利,藉由這筆交易,可以讓威盛單季轉虧為盈。既然宏達電要以自身的獲利來挽救母公司,這般舉動自然被外資『看破手腳』,認為宏達電的公司治理出現疑慮,因此改買為賣,大舉出清宏達電股票。

持有宏達電股票的花旗環球證券就認為,宏達電表示收購的目的是為了對抗蘋果的專利官司,但是這項判決要到11月1日才會宣判,如果屆時宏達電贏了官司,那麼,這樁收購就變得毫無意義了。

如果說,宏達電睜眼說瞎話地買下S3 Graphics,那麼,外資想要出脫宏達電股票的原因,當然也得要美化一下。事實上,宏達電雖然在智慧型手機有一定的地位,但是在面對蘋果與三星時,仍然有它品牌上的不足。

許多分析機構認為,三星極有可能在今年底成為Andorid平臺最大的供應商,宏達電的領導位置將備受挑戰。

面對外在眾多的威脅,如果宏達電再找不出適合的出路,面臨股價下修的命運不是不可能,外資選在此時出脫宏達電股票,也算是恰得其份。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以債作股能一股作氣?

臺灣雙D《慘》業的DRAM,境遇之慘令人咋舌。其中最有名的力晶半導體股價已經是雞蛋水餃股,這還不夠慘,在這慘絕股市的股票中,還得再加上一檔茂德,才得以突顯出這個產業有多慘。

今天茂德召開董事會,宣布財務重整計畫。茂德首先將進行減資動作,減資85%之後再進行增資。增資動作分為兩次,第一次增資15億股,由現在的債權銀行『以債作股』,最高投資上限為600億元;第二次再引進策略投資人,目標20億元。

境況已經如此,茂德還大聲呼籲,表示:『不賣廠、不重整,全力轉型求生存。』聽見這句口號,怎麼有種又見大同公司的感覺?將近百年老店的大同公司也在日前表達轉型的策略,表示要讓股價重回80元。我比較好奇的是,如果真有這般能力,為什麼先前不做,非得在今天這個時間才要『重回』80元的股價?

話題再回到茂德,這一次茂德的減資金額達216.19億元,這是繼去年辦理65%的減資以後,第二次進行減資,兩次相加以後的減資幅度高達95%,目前的資本額只剩下38.15億元,20萬名的股東可以說是血本無歸。

另外,目前茂德負債約670億元,光是銀行團的債權就高達570億元,佔了所有負債的85.17%。多家行庫都表示,以債代股的方式全都是茂德一廂情願的作法,銀行團並未接受。

一層一層剝開茂德的方案,才發現茂德真真撥打著如意算盤。只要這些行庫一接受以債代股的方式,茂德馬上可以終結570億元銀行團的債務,只剩下的100億元債務,相對來說就輕鬆不少。不過,這種作法只是把茂德的經營方險再加回到銀行團身上,而負責聯貸的臺灣銀行認為無法同意,因為『這麼一來,錢就根本拿不回來了!』

茂德的狀況如此,再加上一個腰桿子挺得直挺挺的黃崇仁,臺灣的DRAM產業要重整,有這幾位大佬在前,想必更增添了難度。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不只臺灣,三星的雙D也慘

韓國電子大廠三星電子(Samsung)預計在本周公布第二季的財報,根據路透社預估,三星電子可能因為LCD面板事業以及DRAM事業拖累,營業利益恐怕會大幅下滑22%,來到36.6億美元之譜。

看來,不只是臺灣的DRAM產業、LCD產業營運狀況不佳,包括三星在內的半導體以及LCD事業,也都面臨同樣的風險。

不過,三星電子的手機事業倒是強勁得很,今年第二季銷售了1,900萬支智慧型手機,很可能一舉擠下Nokia坐上全球手機的寶座。當然,萬事不見得全都一面倒地好,三星這般成績,也在各地得罪了客戶,其中還包括與三星保持亦敵亦友關係的蘋果電腦,這些興訟將會繞著三星一段時間。

公司內部的消息總是快過外界,相信在第二季的財報出版以前,三星內部就已經知道半導體與面板事業的虧損狀態。上一周,三星電子就宣布將半導體與面板事業整併為一個元件方案部門(Device Solution),準備重整面板事業。

這麼看來,不是只有臺灣的友達與奇美步入了虧損的命運,包括這面板第一大龍頭,如今也在尋找出路。除了三星,另外一家虧損嚴重的LG,最近也展開了重整的計畫,同樣也在為了未來找出路。

至於日本原本不想投資面板廠的Sony,日前則與Toshiba與Hitachi合資成立新公司,準備開發中小尺寸的OLED市場,看來,面板產業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也是該要進行轉型的時候了!

至於DRAM,泰半的應用鎖定在電腦領域,即使現在有了平板電腦助陣,但是還是挽回不了頹勢。根據投資銀行瑞士銀行預估,三星今年下半年的DRAM出貨量,還要再下滑15~20%。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熱錢又竄

今天是美國國慶(嚴格來說,應該是明天),但是美國所釋放出來的國際熱錢又開始急速地流動。這種快速的熱錢流動並不是好事,原因就在於快速流動的熱錢如果不進行深層的投資,總是在衝擊著各地的股市,獲利以後就要抽離,那對於人民並沒有實質的利益,只是徒增商品價格的走升而已。

今年第一季因為新興國家的通膨問題,讓國際熱錢退潮回到母國。但是,在第二季因為希臘債務問題,成為繼2008年雷曼兄弟以來的未爆彈,讓商品的價格回檔,通膨疑慮既然排除,國際熱錢就在第二季開始回到新興國家。根據統計,新興國家光是第二季流入的熱錢,就有101.15億美元之多。

當然,並非所有的新興國家都受惠。在新興國家當中,金磚四國、新興拉美以及新興東歐非洲三個地區還是呈現淨流出,但是其他的新興國家,則開始出現了淨流入的現象,尤其以日本除外的新興亞洲地區,基金淨流入的現象最為明顯。

原因就在於專注在新興國家股市的MSCI指數,在金融海嘯以後經過幾個月的調整,已經調整出新興國家的本益比,約落在11倍左右,比起金融海嘯時的12倍還要低,所以吸引了熱錢再度湧入。

不過,我認為熱錢之所以被稱為熱錢,就是因為留不住。而這種熱錢不該被視為正面的金融,也難怪央行一直要限制熱錢的作用,因為只要熱錢一來就衝進股市,一匯回母國就癱瘓股市,那受難的只會是本國的人民而已。

在這些新興國家的表現當中,最令國際熱錢看好的國家包括臺灣、泰國以及韓國,另外,只要中國的通膨疑慮在六、七月間到頂,預計也會吸引更多國際資金的進駐。對於亞洲這龐大的30億人口,吸引力實在不小!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人才的角力?奴才的角力?

近年來因為臺灣科技產業的發達,讓許多國外企業開始向臺灣的人才招手。今天見報的除了中國、新加坡以外,就我所知的還包括日本,也都向臺灣的科技人才頻頻招手,約莫在一年前,日本電子大廠Toshiba就曾經在臺灣大規模徵才,直到今天,才有消息指出臺灣政府要化被動為主動,施行人才計畫。

關於臺灣的學子,我也想套用營運長的《果農理論》來說說人才這回事。

當學子們從高中畢業,即將在人生的轉唳點做選擇時,父母親多半會以自己的經驗,或是當時的社會法則,為孩子做選擇。不可否認的,我也是這樣的過來人,唯一比較幸運的是,父母親對我的教學體制並不了解,因此即便出了些許意見,還是沒有強硬逼迫我接受。

DSC06097但是很多學子因為礙於社會發展現況,選擇了理工一途,是否真的與自我興趣相關?實在要打上一個很大的問號。

從臺灣股市來看,就可以發現臺灣的電子股佔了臺灣股市7成的比重,別說資金了,就業環境也多半向電子業靠攏。如果說,今天新加坡、中國、馬來西亞或是日本想要發展電子業,最快的方法就是挖角,不但把資質挖走,也挖走創意、技術,不失為最快的方法。

那麼,這些國家的本國人民呢?以中國來說,科技業不過佔了中國產業的5~10%,另外還有很多在能源、礦業或是其他的領域,培養出來的人才可以投注在這些領域,與臺灣相比,過度集中在電子科技產業,也就犯了雞蛋過於集中的風險。

早在幾年前與IBM高層會晤時,就已經提及稅務的問題。如果說科技業人才也都是逐水草而居,那麼,稅賦的優惠就會是『水』這個條件,不見得可以餵飽科技人,但卻是科技人重要的食糧。

鄰近的新加坡與韓國、日本,都以租稅優惠來吸引國外人才加入,不過,就我的感覺,臺灣在稅賦上還是不願鬆手,一鳥在手,握得越緊、越不讓牠飛,到頭來只怕會把牠給捏死了。

2011年7月2日 星期六

MacBook Air與iPad

去年第四季一開始,就在正式派往中國的前夕,就在我向機場下訂Sony Z系列筆記型電腦後一周,Apple正式在臺灣販售新一版的MacBook Air,這真真是我購買3C產品以來,最痛的一次。

為什麼痛呢?因為Sony的電腦本身就已經所費不貲,再加上訂購的主機是商用款Z系列,要不是因為在機場有了免稅的優惠,那一臺買下來可真的要人命吶!偏偏就在購買了Z系列筆電以後,MacBook Air的推出讓我大槌心肝,因為這一臺使用英特爾處理器的超輕薄型機種,真真滿足了我移動的需求。

唸EMBA時,看著一位醫生學長拿了MacBook Air,心裡面實在羨慕得很,當時讓我沒有購買的原因,除了價格以外,還有一個就是對MacOS的熟悉度不夠。

2010年二月,有幸在使用了白色的MacBook以後,發現MacOS真的相當的友善,而且因為使用英特爾處理器,可以讓我享受雙系統的便利,唯一讓我不滿意的,就是重量了。

如今,蘋果電腦即將推出第二代的MacBook Air,打從五月底開始,就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時間也從原本的六月底一延再延,今天都已經是七月初了,還是不見市面上有新版MacBook Air的消息。

既然遲遲無法上市,且讓我想想該如何在空氣機與iPad之間選擇吧!

很多朋友都會問我,為什麼一直觀注MacBook Air,卻不是市場正夯的iPad?我的理由有二:一、處理器不一樣。依據我的需求,我需要較高的運算效能,在這一點上,MacBook略勝一籌。二、目的不同。iPad主要是在聯網功能,偏向上網與娛樂,對於實際的運算效能,可能不見得適合。同時,MacBook Air的周邊擴充性已經夠差了,iPad更是只有一個對外的連接埠而已。

基於以上的使用經驗與規格發展,再加上自己的使用需求,我還是選擇站在MacBook Air這一邊,蘋果電腦呀!你就不要再吊人家的胃口了嘛!趕快推出吧!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一頭熱、一頭冷

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QE2所造成的衝擊,讓新興的各國不得不展開因應手段。但是,美國一頭熱的熱錢,讓各國經濟出現了與美國不同步的現象,亞洲央行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製造業出現萎縮的數據,包括中國、印度、臺灣、韓國等亞洲重要製造大國,都出現一致下滑的狀況。

亞洲各國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印度創下九個月的新低、韓國創下七個月的新低,而中國則是連續兩個月創低點,已經逼近由擴張轉為萎縮的50關卡。臺灣公布的最新數據則是一舉掉出50,來到49.9。

一邊是製造業的景氣降溫,但消費者物價指數卻未見降低。韓國央行公布的數據表示,CPI指數已經連續半年高達4.4%,均超過4%的警戒值;中國則公布CPI指數達到6%,創下三年來的新高。

中國、印度等新興國家一方面因為美國的寬鬆貨幣政策,展開緊縮的貨幣政策,並且抑制通膨,可是,一邊熱錢不斷湧出,一邊是不斷防禦熱錢,這一來一往的攻防,呈現出世界經濟一冷一熱的現象。

同時,亞洲地區製造業與消費者之間的物價波動,也呈現一冷一熱的現象,CPI指數不斷飆高,但是製造業指數卻不斷降低,如果情形持續下去,雖然就業指數是最後的影響因素,恐怕這就業人口將會受到製造業指數降低,以及物價飆高的雙重影響。

反觀臺灣,六月份以來的新訂單量輕微下跌,終止了連續七個月的成長。不過,也有經理人認為,臺灣六月份的製造業經理人指數來到49.9,算是輕微的狀況,如果七月份萎縮的幅度擴大,那就是該正視這個經濟問題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