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行情

前幾天和朋友一起聚餐,席間聊到工作的事情。

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既然是聚餐聊天,自然也少不了工作、生活、家庭。

X君再過一個星期,就要到新公司上班了。這個集團曾經傳出是帶有中資的公司,過去在臺灣經營食品,如今卻是媒體大戶。有它入主這家媒體以後,一年的時間就已經讓過去虧損連連的公司獲利。

X君在過去的一年任職於這個媒體集團的敵對公司,原本我認為,媒體業的行情畢竟不如資訊業,沒想到他一開口,年薪大約是在180~220萬元之間,這大大地打破了過去的印象。

但是,想回頭,因為他過去所擔任的職位是業務部經理,一來是經理的職位,二來是業務部,想必這樣的行情也是不無可能。

這幾天對其他工作進行調查,許多在資訊業的業務人員,恐怕還達不到這樣的水準。即便是已經高如經理職,也不見得可以領到相同水準的年薪。

這讓我很好奇,究竟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差別?

或許是我自己太天真,一直以為薪資制度與人資制度是嚴密地掛勾,相信一家有制度的公司有一定合理的授薪制度。但是,在看過許多人的「見證」以後,才發現薪水的高低除了與自身的能力有關以外,「機遇」可能才是重要的因素。

即便在臺灣第一大民營製造業上班,也有人因為部門的不同而沒有領到股票,也有人因為部門的不同,不見得需要用肝換錢,而這一些差別,都不見得是運用人資制度就可以產生的差異。

再拿前公司當例子吧,就算有朝一日可以做上經理的位置,因為經營體系的不同,放到一般公司去運作,也不見得可以適應得來。

就像前幾天的考題:如果公司的市佔率只有5%、三家代理商,公司的目標要提升到10%,你要怎麼做?

前公司的系統過於封閉,一下子要拉大到整個市場,那可得從長計議才是,但因為是外商的關係,經理級主管年薪就是200萬起跳,在這樣的條件下,又要怎麼說呢?除了工作能力以外,「際遇」與「運氣」真的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