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16日 星期三

鴻海又出手,熊抱Sony

今天上午才剛看到鴻海要與Sony合資建構全球最大的液晶電視工廠,下午就有幸與臺灣LCD電視代工業者談到相關的產業,很新鮮,也很感傷。對我來說,這些新的變化,也提供了一個新的思維方向,如果有幸參與臺灣這些新的事業,我將要如何掌握與運作?

今年全球LCD電視預估會有1.8億臺,光是韓國的兩家、日本的日家業者,再加上臺灣的瑞軒,大概就已經佔去七成以上的量,液晶電視大者恆大的狀況越來越明顯。

在品牌業者當中,Sony與Toshiba的委外比重較高,如今,Sony與鴻海採用綁廠運作,幾乎其他代工業者想要打進供應鏈也難。鴻海吃下Sony所有的OEM訂單,只有部分的ODM釋放給緯創,至於臺灣其他代工業者是否還有機會搶單,態度還是握在Sony手裡。

Toshiba的訂單當前由仁寶與永碩拿下,不過,訂單量是否可以持續成長,得看Toshiba這個品牌對於液晶電視的態度。幾年前,Toshiba大概就已經轉向記憶體發展,對於電視,大概就是諸多產品線的一支罷了。

至於Panasonic,目前大概是日本四大品牌當中釋單代工最少的一家廠商,今年才剛開始要釋放代工訂單,至於會花落誰家?前三大代工廠可能會比較有譜。

至於日本的Sharp,目前有部分的訂單握在冠捷(TPV)手中,不過,Sharp在全球液晶電視的市佔率節節敗退,未來的動向有賴Sharp加把勁。

而韓系的兩家廠商,與臺灣結的怨恨可深了,今天相談的友人說:『臺灣的廠商,誰沒吃過這兩家韓國廠商的虧?』

全球的科技產品,一大半是由臺灣所做。過去,我一直認為臺灣為什麼要為人作嫁?明明製造水準相當高,為什麼還是賺這微薄的利潤?這幾天與人商談,才發現品牌與代工其實是一前一後的關係,只是,臺灣的代工廠要如何從這既有的生態當中創造出自己的價值?那得要有更多深層的思考,以及更大、更廣的佈局。

0 意見:

張貼留言